新闻发布会现场。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侯嘉正 摄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记者 闫航 侯嘉正 冯喆 实习记者 李冠橦)1月14日,唐山市召开社会救助扩围增效工程新闻发布会。发布会全程如下。
主持人: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科一级主任科员 常蕊
女士们、先生们,记者朋友们:
大家好!欢迎出席唐山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今天是“唐山市2024年民生工程成果展示”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15场,本场发布会的主题是:社会救助扩围增效工程。
今天,我们高兴地邀请到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周晓江先生,请他为大家介绍社会救助扩围增效工作的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首先,请周晓江先生作介绍。
唐山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 周晓江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好!2024年市民政局坚持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的发展方向,大力推进社会救助扩围增效民生工程,持续扩大低收入人口保障范围,将低保边缘家庭中重病、重残群众9283人按照单人户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给予相应社会救助,将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织得更密、扎得更牢,让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更加充实、更可持续。下面,由我向大家做情况介绍:
一、精准识别认定,下好扩大低收入人口“先手棋”
制定印发《关于开展全市社会救助扩围增效民生工程“大走访、大排查、大调研”活动工作方案》,组织各县(市、区)集中开展“大走访、大排查、大调研”活动,防止出现困难群众“应保未保”“应退未退”问题。充分发动各级民政部门社会救助工作人员力量,按“街道不漏村(社区)、村(社区)不漏户、户不漏人”的要求,对重点人群开展拉网式排查,及时将符合救助条件的人员纳入兜底保障范围,对不符合救助条件的及时予以退出。全市新增城乡低保对象5887人,城乡特困供养人员2369人,退出城乡低保对象6951人,城乡特困供养人员2287人,实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打好基本生活保障“组合拳”
用足用活各项社会救助政策,将城市低保平均标准由2023年每人每月85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873元,农村低保平均标准由2023年每人每年8160元提高到每人每年9192元,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保持城乡低保标准位于全省前列,城乡低保补差发放水平全省第一。按照城市低保标准1.4倍同步调整城市特困供养标准,按照低保标准1.3倍同步调整农村特困供养标准,有效保障特困供养人员基本生活。全市保障低保对象7.1万余人,累计发放城乡低保金5.3亿元;保障特困供养人员3.18万人,累计发放特困供养金3.83亿元。分类实施支出型临时救助与急难型临时救助,临时救助困难群众3.7万人次,发放救助金1970万元。8月-10月,因CPI中食品价格涨幅过大,为城乡低保对象和特困人员发放价格临时补贴504.97万元。国庆节前,按照每人1000元标准,为全市特困人员、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刚性支出困难家庭成员发放一次性生活补助5235.2万元。对未纳入兜底保障范围的整户无劳动能力脱贫人口和防止返贫监测对象逐人逐户摸清原因,建立台账。将4855名脱贫人口和777名防贫监测对象纳入低保、特困,做到“应保尽保”,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坚实有力。
三、发动社会力量,用好困难群众救助“助推器”
指导市县两级社会救助基金会聚焦特殊群体,联合开展“情系困难群众春节送温暖”“白血病患者专项救助”“爱在六一 情暖童心”“金秋助学”“脑梗、偏瘫生活不能自理特困老人”等专项救助活动,救助城乡困难群众2130人、189.65万元,其中为139名困难家庭中的白血病患者发放救助金27.8万元,为645名困难群众发放温暖救助金56.18万元,为60名困难家庭重病儿童发放救助金12万元,为594名困难家庭中新入学的大专生和高中生(含职高、中专学生)发放助学金46.75万元。依托村(社区)“两委”,在全市全面设立村级特殊困难救助基金。积极发动村干部、党员代表、志愿者和网格员参与本村(社区)困难群众救助,及时了解困难群众救助需求,积极开展“身边群众救助”,充分发挥基金在基层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中特有的高效救急难作用,不断扩大基金受益面,推动社会救助更快捷、更多元、更接地气。全市已筹集村级基金6200万元,救助困难群众2994人次,发放救助金339万元。
四、积极开拓创新,弹好救助事业发展“协奏曲”
积极推进社会救助领域数字监督工作,动态掌握社会救助对象基本情况,及时发现、防范化解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中的潜在风险。加大部门间数据共享力度,及时与教育、人社、住建、卫健、医保等部门进行数据信息比对,形成工作合力。充分发挥“大数据比对+铁脚板摸排”工作机制作用,依托省级低收入人口预警监测平台对1.38万名因医疗支出过大、罹患30种大病、重度残疾及失业等原因标注预警的困难群众开展走访,将其中1.06万人纳入相应保障范围;依托市级数据交换共享平台与医保、卫健、农业农村、人社等部门开展数据共享,市级汇总预警人员8.28万人,全部推送县区开展预警监测。
五、回应群众关切,搭好社会救助服务“连心桥”
为切实发挥社会救助“凡困必帮、有难必救”作用,确保困难群众“求助有应、受助及时”,在全市范围开展“救在你身边 永不中断的热线”主题党日活动,确保市县两级社会救助服务热线保持365天不间断,汛期24小时不中断,第一时间回应困难群众救助诉求,群众反映困难问题均得到有效化解、妥善处置。
六、建立长效机制,打好社会救助管理“预防针”
联合市财政局在全省率先出台《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监督管理,确保资金合法合规使用,最大限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研究制定《优化完善整治“人情保”“关系保”工作若干措施》,通过坚持“三个必看”“三个不放过”和建好“三个账单”等措施,严把社会救助审核确认“入口关”“复核关”和“近亲属备案关”,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杜绝“人情保”“关系保”,全面推动社会救助工作高质量发展、各项社会救助政策落地落实。
下一步,我们将研究制定我市刚性支出困难家庭救助政策,积极开展刚性支出困难家庭救助,完善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机制,健全“大数据比对+铁脚板摸排”工作机制,主动发现困难群众,会同相关部门及时开展低收入人口救助帮扶,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持续扩范围提质效,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以既看得见又看不得百姓疾苦的责任感、使命感,精准确定保障对象、科学制定保障标准,实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切实兜住底、兜准底、兜好底。
主持人: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科一级主任科员 常蕊
感谢周晓江先生的介绍。
下面进入记者提问环节,请需要提问的记者朋友举手示意,并在叫到提问前,通报所在媒体,然后提问,谢谢!
记者:您好,据了解,作为社会救助的保障对象主体,低收入人口得到国家和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那么哪些困难群众可以被认定为低收入人口呢?
唐山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 周晓江
低收入人口包括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特困人员、防止返贫监测对象、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成员、刚性支出困难家庭成员,以及其他困难人员。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特困人员、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成员、刚性支出困难家庭成员由民政部门认定,防止返贫监测对象由农业农村部门认定。具有我省户籍,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我市低保标准,且家庭财产状况符合有关规定的居民,可以认定为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同时具备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以及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他法定义务人无履行义务能力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依法纳入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对不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条件,但家庭人均收入低于我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2倍,且家庭财产状况符合规定的家庭,认定为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对家庭人均收入低于上年度当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家庭财产状况符合相关规定,且医疗、教育等必需支出占家庭总收入比例超过规定比例的家庭,认定为刚性支出困难家庭。
记者:您好,能否回答一下咱们民政部门为低收入人口提供了哪些社会救助吗?
唐山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 周晓江
民政部门对符合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条件的低收入人口,给予相应的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等基本生活救助。对低保边缘家庭中的重病患者(罹患卫生健康部门规定大病病种的人员),一级、二级残疾人,三级精神残疾人和智力残疾人,经申请审核程序确认后,单独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给予基本生活救助。对参照单人户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的成年无业重度残疾人等其他特殊困难人员,给予相应的基本生活救助。对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或其他特殊原因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其他社会救助制度暂时无法覆盖或救助之后基本生活暂时仍有严重困难的家庭或个人,给予临时救助。对经各项社会救助帮扶后,基本生活依然困难的脱贫户、低保对象和特困人员以及其他符合救助条件的城乡特殊困难群众,由市、县社会救助基金会提供基金救助。
主持人: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科一级主任科员 常蕊
好,记者提问就到这里。
感谢各位记者朋友的参与,感谢嘉宾的翔实发布和答问。如果大家还需要采访或核实有关情况,请与唐山市民政局政策法规科联系。
本场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