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奋进 双争有我丨张腾腾:数字建造时代的青春破壁者
来源: 长城网  侯嘉正 徐倩
2025-05-17 09:55:00
分享: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侯嘉正 徐倩

  这位“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金奖得主,近日以29岁的年纪斩获2025年度新时代青年先锋奖,成为数字建造领域年轻的“全国技术能手”。

  BIM(建筑信息模型)是一种应用于工程设计、建造及管理的数字化工具。通过三维模型整合建筑全生命周期的数据信息,实现可视化、协调性、模拟优化等功能,显著提升建筑行业效率。

张腾腾正在为湖南紫金项目建模。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侯嘉正 摄

  张腾腾与BIM技术的初次相遇是在2021年春天,面对河北唐山新会展中心项目中上千处管线碰撞的“数据迷宫”,开启了他的技术破冰之旅。

  “我白天在钢筋混凝土间调试参数化建模,夜晚就在屏幕前逐帧推演施工动画。”张腾腾说,这个工科青年将项目部变成数字实验室,硬核钻研国内外主流BIM软件特性。

  当团队通过其构建的数字孪生模型提前锁定100余处设计冲突时,这位"数字工匠"交出了惊艳答卷——设计变更量下降30%,施工周期压缩30余天,用代码重构了传统建造逻辑。

  张腾腾的技术版图从单点突破向体系构建延伸是在内蒙古赤峰中唐精品钢铁等20余个重点项目中开始的,他创造性地将BIM技术应用于300米级超高层管桁架屋面安装。

  “我当时在BIM软件上经过了200多次的虚拟建造推演,优化出了涵盖场地规划、塔吊选型、结构保护的最终方案。”张腾腾回忆道。他设计的最终方案使高空作业效率提升30%,安全事故率下降60%。  

张腾腾正在调试联合工作站的智能焊接机器人。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侯嘉正 摄

  这一年,他还带领团队构建的64.75万平方米数字模型,不仅精准揪出3000余处图纸问题,更在投标阶段以31.2万平方米建模效率和118分钟施工动画,演绎了数字技术对传统建造的颠覆性变革。

  面对国外钢结构BIM软件的技术壁垒,张腾腾在2022年打响了国产化突围战。

  他领衔研发的国内首款钢结构详图深化设计软件,历经1500余个构件模型的严苛测试,攻克参数化驱动、智能碰撞检测等核心技术。首个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钢结构数字模型终于诞生了。该软件实现年创效70余万元,为建筑行业数字化转型注入强心剂。

  “当时我们整个团队特别激动,因为我们知道这款设计软件的国产化,意味着这个曾受制于人的领域终于迎来破冰时刻!”张腾腾说。

张腾腾正在制造厂结合图纸检查焊接机器人焊接质量。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侯嘉正 摄

  如今的张腾腾已转型为技术创新的战略指挥官。其独创的"阶段式"人才培养体系,通过24课时定制化课程培育出28项省部级BIM成果,孵化出10项创新创效金奖。

  从软件应用的跟随者到自主创新引领者,张腾腾用代码编织青春,以数字重构建造,正在书写中国智能建造的新范式。

关键词
数字,钢结构,时代
责任编辑:杨雨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