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记者 宋建军 杜宇昕 通讯员 朱大勇)近日,唐山市丰润博物馆内一场名为“叶语匠心・艺路同行”的展览,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着众多市民前来参观。展厅里,300余幅精美的叶雕作品静静陈列,每一片叶子都在诉说着创作者的巧思与深情—— 这些作品均出自杨晓丹和她学生之手。
杨晓丹创作的叶雕作品。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宋建军 摄
何为叶雕? 简单来说,便是以刀为笔、以叶为纸,在树叶上施展雕刻技艺,让叶片蜕变为承载文化与情感的艺术品。
杨晓丹是唐山市丰润区白官屯镇福庆寺小学的一名美术教师,自幼受家人熏陶,对雕刻、绘画等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2011 年,她正式踏上叶雕创作的探索之路,至今已有 14 个年头。在选材上,她选取的是身边常见的杨树叶、梧桐树叶等,尤其注重叶片的 “品相”—— 那些脉络清晰、质地平整厚实,且形态饱满的叶子,是她眼中最理想的创作载体。
杨晓丹和学生们创作的叶雕作品在丰润博物馆展览。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宋建军 摄
叶雕的创作过程,是对耐心与细致的极致考验。从树叶采集开始,杨晓丹便倾注心血:挑选“漂亮饱满”的叶子,仔细清洗去除杂质,再进行专业的防腐处理以防霉变,随后通过压制让叶片变得平整,待水分完全蒸发后,才能进入构思与创作环节。
从勾画轮廓到持刀雕刻,再到最后的装裱修饰,十几道工序环环相扣,任何一步的疏忽都可能导致前功尽弃。“叶雕太‘脆弱’了,” 杨晓丹坦言,“哪怕是下刀时一丝一毫的偏差,都可能毁掉整片叶子的心血。”
杨晓丹创作的叶雕作品。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宋建军 摄
谈及创作技巧,杨晓丹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核心就是三个字 —— 稳、准、狠。构图时手要稳,才能勾勒出流畅的线条;观察时眼要准,才能精准把握细节;下刀时则要‘狠’,果断利落的刀法才能让雕刻边缘更显精致流畅。” 正是凭借这份对技艺的执着,杨晓丹已累计创作叶雕作品800余幅。一刀一划间,把对生活的热爱、对家乡的情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都刻进了树叶里。
杨晓丹和学生们创作的叶雕作品在丰润博物馆展览。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宋建军 摄
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杨晓丹更希望将这份热爱传递给下一代。她在学校开设了综合实践课程《幻美叶雕》,带领学生们一同探索叶雕的奥秘。孩子们在她的指导下,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更在与树叶的 “对话” 中,真切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现在我们主要练习干雕,下一步计划研究湿雕,让孩子们的创作思路更开阔。”杨晓丹对课程的未来充满期待。
杨晓丹正在创作叶雕作品。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宋建军 摄
如今,杨晓丹与学生们的叶雕作品已走出唐山,先后受邀在天津、辽宁大连等地展出,赢得了广泛赞誉。还有不少人慕名而来,希望能向她学习这门手艺。
作为丰润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叶雕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杨晓丹肩上承载着一份特殊的责任:“叶雕是一门古老的艺术,我最大的心愿就是把它好好传承下去,让更多人了解它、喜欢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