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贾云霞正在向群众演示剪枝的方法。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记者 杨雨熹 通讯员 许昊 赵雨萌)“剪锯伤口要平滑、斜向下,这样冬季不积雪,伤口愈合快而且不容易遭受病虫害。基肥得在采后30天内下完,快速补充树体营养,为花芽分化打好基础,板栗来年坐果才更稳。”近日,在遵化崔家庄镇板栗园里,遵化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农技人员贾云霞蹲在树下,一边示范剪枝,一边把“秋季采后综合管理技术”要领编成顺口溜。围在她身边的栗农频频点头,有的举起手机录视频,有的干脆蹲在地上做笔记。
徐建伟是崔家庄村的栗农,在培训结束后,笑着和记者说:“过去管理板栗树全凭经验,每年的产量忽高忽低。今天现场一看,新修剪技术的留枝量比我往年少三分之一,科学管理果然不一样。”
“老百姓最怕听术语,我们就用树枝、土块、矿泉水瓶做道具,用‘土办法’把技术讲出来。”贾云霞介绍说。把培训从会议室搬到果园是遵化市针对秋收后管理关键期推出的“田间课堂”。遵化市组建多支技术服务队,分赴板栗、核桃、桃、苹果等主产乡镇,围绕施肥、剪枝、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核心环节,现场讲、现场做、现场答。“接地气、能上手”成为培训的首要标准。
“让农户‘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用就灵’,是遵化农技培训的硬任务。”遵化市资规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目前,该局已开展各类“田间课堂”11场次,覆盖板栗、核桃等主导品种,直接培训农民3100余人次。随着“田间课堂”的深入开展,遵化市板栗果品质量明显提升,在近3年的销售中表现突出,吸引了全国板栗批发商、零售商齐聚遵化,强力推动了遵化市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下一步,遵化将围绕“优势特色农产品提质增效”目标,持续把专家、技术、服务送到田间地头,以科技助力特色产业稳产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