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发布会现场。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侯嘉正 摄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11月18日讯(记者 闫航 侯嘉正)今天上午,唐山市召开“十四五”高质量发展唐山答卷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唐山市国资委专场。发布会全程如下。

中共唐山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科一级主任科员常蕊。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侯嘉正 摄
中共唐山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科一级主任科员 常蕊
女士们、先生们,记者朋友们:
大家好!欢迎出席唐山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
今天我们继续举行“十四五”高质量发展唐山答卷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第五场。我们非常高兴邀请到唐山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蒋观勇先生,请他向大家介绍我市“十四五”时期国资委监管企业高质量发展情况;同时,我们还邀请到唐山市国资委资本运营与收益管理科科长徐丽华女士,唐山市国资委财务监管科科长毕泽华先生,唐山市国资委产权管理科牵头负责人肖然女士,他们将共同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首先,请蒋观勇先生作介绍,有请。

唐山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蒋观勇。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侯嘉正 摄
唐山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 蒋观勇
各位记者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市国资委,向一直以来关心关注国资国企工作的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下面,我向大家介绍一下,唐山国资国企“十四五”期间的发展成效和明显变化。“十四五”时期,是唐山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历程中非常重要、很不平凡的五年。这五年来,我们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坚决扛牢政治责任、把牢正确政治方向,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这五年来,我们积极引导国企践行“落实重大战略的主力军、加快转型升级的排头兵、增进民生福祉的先锋队”职责定位,认真履行经济、政治、社会责任,主动融入国家重大战略,参与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民生领域服务,在服务全市大局中彰显担当作为。这五年来,我们以深化国企改革为主线,大力推进重组整合与统一监管,推动企业提高经营发展质效,加强现代公司治理,完善市场化经营机制,加快绿色化、数字化转型,核心功能逐步增强、核心竞争力明显提升,“稳中有进”“转型升级”“良性发展”等成为国企的“高频词”和“常用语”。这五年来,我们努力转变监管理念,持续提高监管能力,从管资产向管资本转变,从管总部、管一级公司向穿透式、全方位监管转变,从监管与服务分离向主动作为、靠前服务转变,国资监管与国企发展实现有机统一。这五年来,我们持续加强国企党建,将党的领导嵌入国企经营发展全过程,把公司新设与党组织建设紧密结合,推进党建入章、党委前置研究讨论重大经营事项,积极打造国企党建品牌,做到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国企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期间,唐山国资国企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根本性转变,为我市加快“三个努力建成”“三个走在前列”步伐作出了积极贡献。下面,我具体从五个方面向大家简要介绍:
第一,服务全市大局取得新成效。
牢记“国之大者”,在服务国家战略、促进经济发展、提供公共服务上交出了满意答卷。服务国家战略积极主动。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积极参与雄安新区建设,雄安绿博园荣获展园大奖;精心保障冬奥会、冬残奥会,冰雪世界展现唐山国企温度;大力引进央企公司57家,央地合作开创崭新局面。促进经济发展有力有为。推进项目建设300余个、完成项目投资近400亿元,成功搭建“消费品以旧换新和设备更新”平台,连续获批超长期特别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工具贷款累计约10亿元,带头清偿各类企业账款超27亿元,上缴税费超55亿元,实缴国有资本收益超6亿元,助力我市发挥经济大市挑大梁作用。提供公共服务惠及民生。国企承担的高速公路、港口码头、能源管网、供水排水、粮食仓储等基础设施建设平稳推进,保障房建设、老旧小区改造有序实施,水、热、气等稳定供应,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造全面完成,社区食堂、家政物业等公共服务惠及千家万户,群众幸福感不断提升。
第二,国企经营运行跃升新台阶。
连续开展“提质增效年”活动,市属国企保持稳中有进发展态势。运行效益明显提升。市属国企2024年营业总收入293.95亿元,相较于“十三五”末,年均增长15亿元;利润总额从15.52亿元增长到37.63亿元,成功实现“翻一番”。运行效率明显提高。“十四五”期间,国企管理链条缩短,各级分、子公司累计压降近100家,五级及以下子公司全面注销;闲置资产、资金盘活累计约35亿元,年均增速20%以上;营业收现率、总资产周转率等指标持续改善。运行质量明显提高。2024年底,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37.27万元/人,较“十三五”末实现“翻一番”;营业收入利润率从3.1%增长至12.56%,超过全国良好标准;主体信用评级AAA企业4家、AA+企业2家。
第三,国企深化改革实现新突破。
先后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和深化提升行动,外部董事建设、国企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清理压减子公司严控国企多层架构等经验做法在全省乃至全国推广。国有资本布局得到优化。随着统一监管和重组整合有力推进,构建起“9+N”国企发展新格局,做到板块化、集团化发展,区域带动力和行业影响力明显提升。现代公司治理得到加强。国企党委会、董事会、经理层运行规范、衔接有序。合规管理能力持续加强,内控体系建设逐步完善,管理能力和管理体系加快实现现代化。深化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国企发展内生动力有效释放。风险防控能力得到提升。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创新推行“三审三评”机制,避免企业任性投资、盲目投资;完善国企“三重一大”相关事项决策和报告机制,提高企业决策合规性、科学性;“631”还款机制全面建立,整体资产负债率保持在55%左右,国企债务风险总体平稳可控。
第四,国企转型升级迈出新步伐。
市属国企努力向市场化、数字化、绿色化方向转变,不断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市场化转型初见成效。市级融资平台公司已全面清理退出。企业进一步强主业、抓投资、上项目,自主谋划项目占项目总数的60%左右。加强与上下游企业合作,新增高空作业、机电安装、交通监理等资质百余项。数字化转型扎实起步。共享数据中心、大数据产业园等项目稳步推进,DeepSeek大模型、AI智能体上线运行。大力推进数据资产入表,4家企业得到数据交易所的确权登记,数据资产估值累计近1亿元,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融合取得突破性进展。绿色化转型平稳推进。低空经济项目扎实起步,绿色建材研发产业园投入使用,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加速研发,海上风电、充换电站等新能源产业项目大力推进,累计完成战新产业投资近50亿元。投入研发经费累计15亿元左右,获评高新技术企业13家,涌现出具有较高技术含量和应用价值的专利和软件著作权300余项。
第五,国有资产监管开创新局面。
我们持续加强国资监管,不断提高“专业化、体系化、法治化、高效化”监管水平。大力实施制度化建设。制定实施对外担保、产权交易、收入分配等配套制度百余项,产权、投资、考核等领域管理不断加强,国有资产安全防线进一步筑牢。大力实施穿透式监管。利用信息化手段,持续拓展国资监管深度,将监管触角向全级次子公司延伸。突出重点子企业,逐步推行提级管理,不断提高国资监管针对性、精准性、有效性。大力实施差异化考核。坚持“一企一策”“一业一策”,制定差异化、分类化考核指标,考核针对性、科学性明显增强。突出效益导向,将考核与薪酬紧密挂钩,实现“业绩升、薪酬升,业绩降、薪酬降”。大力实施集成式监督。整合内部监督力量,综合应用“纪检+审计+稽查+专业”工作模式,组织开展“打捆式”检查,提高监督效能,减轻企业负担。同时,不断提高机关干部能力素质,持续提升国资监管专业化水平。
“十四五”时期我市国资国企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国资国企干部职工的付出。展望“十五五”,我们将立足新起点,接续奋斗,不断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在加快我市“三个努力建成”“三个走在前列”步伐中作出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
中共唐山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科一级主任科员 常蕊
感谢蒋观勇先生的介绍。
下面进入记者提问环节,请需要提问的记者朋友举手示意,并在叫到提问前通报所在媒体机构,然后提问,谢谢!
河北日报:“十四五”期间,唐山市国资国企发展成效显著。聚焦高质量完成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目标任务,唐山国资国企有哪些重要举措?

唐山市国资委资本运营与收益管理科科长徐丽华。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侯嘉正 摄
唐山市国资委资本运营与收益管理科科长 徐丽华
实施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以来,唐山市国资国企坚决扛牢抓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政治责任,紧盯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全力推动国资国企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加强组织领导,推进改革任务落实
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涉及企业方方面面,既有提高国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国有资本配置效率,也有建立健全现代公司治理和市场化经营制度机制,我们主要从三方面抓好改革任务。坚持“一把手”抓改革。召开全市国企高质量发展专题会议,建立“一把手”抓改革推进机制,各级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亲自谋划重点任务,以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坚定改革信心、推动改革落实。坚持“一盘棋”抓改革。在“定方案、建体系”上下功夫,结合我市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实施方案,明确8个方面34项重点任务,构建起“1+N”政策体系,改革“工具箱”不断丰富,改革路径更加清晰。坚持“一体化”抓改革。坚持以钉钉子精神狠抓任务落实,建立市县两级“挂图作战、督导调度、季度专报、宣传推广”推进机制,既抓进度更重质量,既抓总体也重个体,确保改革任务高质量完成,交出一份经得起检验的答卷。
二、坚持试点创新,全面提升改革质效
建立联动交流机制。建立国企改革联络员工作机制,多次召开国企改革联络员工作会议,了解基层实情,倾听基层心声,营造“满格”改革氛围、落实“提格”职责任务、实施“真格”观测观察。实施国企联建互助。建立省、市国企联建互助机制,选取唐山高速集团、唐山资本运营公司与产业接近的省属企业结成联建互助小组,丰富发展思路、激发改革活力,相关经验做法被国务院国资委通报表扬。开展改革试点创新。指导监管企业精准把握政策导向,先行先试、积极探索,我市4项试点被列为省级国企改革试点,持续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三、广泛宣传推广,营造浓厚改革氛围
坚持“小切口、可操作、易推广”的鲜明导向,不断加大改革经验案例总结推广力度,建立国资国企改革经验总结机制,通过《国资信息》刊发典型做法,打造推广特色经验的窗口和平台。清理压减子公司严控国企多层架构经验做法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地方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案例集》《借智借力 应派尽派 外部董事占多数助力完善现代化企业制度》等7项改革案例纳入省级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微案例,《聚焦社会民生 服务城市发展 改革创新筑起“安居+”特色品牌》等4项改革经验在河北省国资委国企改革简报刊发,2024年、2025年获评河北省国企改革优秀成果组织奖,彰显了唐山市国资国企改革工作的深度、广度、亮度。
河北工人报: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推进,国有资产的高效利用对于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愈发重要。能否具体介绍一下,唐山国资国企在资产盘活方面采取了哪些针对性措施,取得了哪些实际成效?

唐山市国资委产权管理科牵头负责人肖然。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侯嘉正 摄
唐山市国资委产权管理科牵头负责人 肖然
“十四五”期间,唐山国资国企将资产盘活作为提升经营质效、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抓手,出台《关于加快推进低效无效资产清理处置盘活存量资产的工作措施》,把盘活闲置资产作为常态化重点工作,精准攻坚、分类施策推动闲置资产“动起来”、沉淀资金“活起来”,为国企“稳中有进”“良性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一、聚焦“去冗提质”,优化资本布局,放大资源效应
全面摸清市属国企资产状况、运营情况、债权债务等底数基础,通过整合划转、托管代管、合资合作等方式推进跨企业资源协同,能划则划、能管则管、能退则退,放大全市国企在资源、技术、资质、市场、人才等方面的整合效应,加快构建专业化、集约化的国资国企发展新格局。以“缩短管理链条、清理低效主体”为突破口,推动资产盘活与组织优化深度融合,累计压降各级分、子公司近100家,实现资产向核心业务、优质板块集中。
二、突出“精准施策”,细化资产盘活,实现多维增效
唐山国资国企坚持“一企一策”,依据资产实际状况与市场环境,实施分类施策:针对实物类资产,指导企业通过产权市场交易、申请政府土储债、内部资产调剂等多种方式,实现资产处置收益8亿元;针对股权类资产,探索ABS、REITs、股权收益权融资模式,通过设立信托计划,实现未来收益变现8亿元;针对债权类资产,通过法律诉讼、资产置换、资产查控等多种手段,着力化解历史包袱,优化企业资产负债结构。“十四五”期间,累计盘活闲置资产、资金约35亿元,特别是2025年盘活闲置资产、资金超17亿元,资产流动性和收益率显著提升。
三、立足“创新驱动”,激活资本价值,培育增长动能
统筹好做优增量和盘活存量的关系,促进企业在数字经济、绿色能源等领域形成新的应用场景,扩大市场需求和供给空间,带动高质量的增量投资。深入探索数据确权、评估定价及交易流转等机制建设,将沉睡资源转化为可运营、可增值经济资产,我市4家企业均已取得相应资质证书,数据资产评估总值近1亿元。
资产盘活是唐山国资国企深化改革、提质增效的生动实践。通过“减法”(压减冗余主体)与“加法”(激活闲置资源)相结合,清理制约发展的“包袱”,又为国企转型升级注入“活水”,成为推动经营运行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转变的重要引擎,为“十四五”期间国企核心竞争力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唐山广播电视台:市属国有企业作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在推动经济增长、促进就业、保障民生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请问对比“十三五”,市属国有企业资产规模、盈利能力、税收贡献等关键经济指标是否实现了提高?市国资委围绕国有企业提质增效这一核心目标有哪些关键举措?对下一步工作有哪些谋划?

唐山市国资委财务监管科科长毕泽华。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侯嘉正 摄
唐山市国资委财务监管科科长 毕泽华
“十四五”时期,通过国资系统的共同努力,市属国企经济运行持续向好,资产规模、经济效益、税收贡献方面均实现稳步增长,对全市经济支撑作用显著。预计到2025年底,市属国有企业资产突破5800亿元,比“十三五”末增长2300亿元;营收、利润、上缴税费预计达到290亿元、36亿元、21亿元,较“十三五”末分别增长24%、132%、95%;全员劳动生产率超40万元/人,较“十三五”末“翻一番”,年均增速超过全市GDP增速。
关于提质增效的工作举措,我们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是科学制定目标。
参照国务院国资委“一利五率”指标体系,创造性提出“五增一稳四提升”总体目标,“五增”分别指资产、营收、利润、总投资额合理增长,要求企业聚焦规模与效益,推动做强做优做大,“一稳”指资产负债率稳定在57%以下,引导企业在快速发展中始终保持合理的负债规模和结构,“四提升”分别指净资产收益率、营业收现率、全员劳动生产率、研发经费投入同比提升,关注国有资本运营效率和现代化管理水平,增强企业创新动能和发展潜力。
二是开展“提质增效年”活动。
聚焦企业经营质效,连续三年开展专项活动,特别是对亏损子企业和高负债子企业深入治理,推动国有企业优化产业布局、扩大经营收入、降低运营成本、防范债务风险。
三是突出效益导向。
坚持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健全完善以效益为导向的经营业绩考核体系,将企业领导人员薪酬与企业经营效益直接挂钩,通过外部施压,增强企业向上突围的内生动力。
四是强化金融赋能。
目前,我们已拥有主体信用评级AAA企业4家、AA+企业2家,通过资本运作,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同时,推动企业银行账户管理及资金归集,累计清理低效无效账户200余个、累计盘活资金超过8亿元,大幅提升企业资金使用效率。
成绩属于过去,奋斗创造未来。我们深知,国有企业提质增效是一场永无止境的远征。2026年,市国资委将谋划确定“1+1+N”(即:效益类+风险类+其他)指标监测体系,开展中长期、分阶段专项行动,使指标监测体系科学适配“十五五”规划。在监管效能上不断提升,以更完善的监管服务,护航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
中共唐山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科一级主任科员 常蕊
好,记者提问就到这里。
感谢各位记者朋友的参与,感谢嘉宾的翔实发布和答问。如果大家还需要采访或核实有关情况,请与唐山市国资委办公室联系。
本场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