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故事里的唐山丨“三条驴腿闹革命”的“穷棒子”精神
来源: 长城网  闫航 邢丁 杜宇昕
2025-04-14 16:30:49
分享: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那么一种精神,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照亮了艰苦岁月。

  它,就是“三条驴腿闹革命”的“穷棒子”精神。

  20世纪50年代,那时的唐山,虽然矿产资源丰富,但农业基础薄弱,许多农民生活在贫困之中。

  坐落在燕山脚下的唐山遵化市西铺村,就是一个贫穷的小山村,生活着一群穷苦的人,被外界戏称为“穷棒子村”。

  然而,正是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穷棒子”,却有着不屈的脊梁,用他们的勤劳和智慧,书写了一段感人至深的奋斗史。

  西铺村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年,农民虽然分到了土地,翻身做了主人,但仍要每年靠着国家发放5万多斤救济粮,100多套寒衣才勉强度日。

  面对贫困,唐山遵化西铺村的王国藩没有选择屈服,而是带领全村人,以“宁肯苦干,决不苦熬”的信念,向贫穷宣战。

  于是本村23户贫农创办了全村第一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几年时间实现粮食亩产翻番,成为全国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的一面旗帜。

  因社里唯一的一头驴,还有四分之一的使用权属于没有入社的村民,这个合作社被人们称作“三条驴腿”的“穷棒子社”。

  “穷棒子”精神承载着一代遵化人创业的艰辛,它永远不会过时,成为唐山人不断进取的精神动力,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

  岁月沉淀了脚步,艰辛洒满了征途。近年来,唐山市着力抓好“三农”工作,深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建成省级和美乡村304个,新建改造高标准农田14.8万亩,迁安、遵化入选全国县域商业“领跑县”。

  如今的西铺村,山上的栗树排列整齐,油坊里晶亮清澈的核桃油、杏仁油等散发着阵阵香气,包装好的栗蘑等待发往全国各地……村里基于丰富的山场资源和地处燕山南麓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板栗、优质核桃等果品产业和食用菌栽培产业。其中,京东特色板栗3000亩,4万多棵,年产量400吨,年产值1000余万元,朝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宏伟目标阔步前进。

  六十甲子一轮回,一个多甲子之后的今天,“穷棒子”精神始终如一,它像一盏明灯,照亮着唐山人民前行的道路。

  如今,走在唐山的街头巷尾,你依然能感受到那种不屈不挠、勇于奋斗的气息。

  无论是创业者的艰辛探索,还是普通工人的默默奉献,都是对“穷棒子”精神最好的传承和发扬。

  这种精神,已经超越了地域和时代的限制,深深融入了冀东大地,成为唐山乃至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

关键词
穷棒子,精神,唐山市
责任编辑:冯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