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管你见过,这种六边形钢圈,你不一定留意过。产线上下来的一摞摞钢管,捆扎得既结实又规整,全靠这个圈——捆扎带。
以前,这种捆扎带折弯靠人工,费时费力还不规范。现在,一套智能制造自动折弯系统,让这个活儿实现了全流程智能控制。这套实用的智能系统来自唐山高新区新禾智能科技这家企业。这个智能机器人一上场,不仅人工“解放”了,精度提高了,效率也上来了。
不过,机器人技术赋能产线,只是他们发力的A面。为了在B面大展拳脚,他们还打造了一个科技研学和科学科普的基地——京津冀机器人智创中心。
在这个基地,3D打印机这样的数字化设备,让你直观体验创意如何从概念变实物;制作一幅激光雕刻画,体验光学原理与数控技术的完美协作;“悟空机器人”动作灵活还能说会道,花式释放着编程技术的魅力;亲手操控无人机飞行,让智能航空系统等“高冷”概念触手可及。
这家企业副总经理王影说:“从幼儿园中班大颗粒积木,到小学的mixly编程,再到中学Python编程,我们自主研发的机器人科普教材和课程,已经走进全区中小学、幼儿园。孩子们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自主发现问题、搜索答案、动手创造。”
一边攻克技术难关,助力工厂升级;一边俯身教育,播种未来。目前,这家企业已经拿下41项专利、17个省级奖项,既是河北省专精特新企业,也是产教融合示范平台。其实,像新禾智能科技这么“忙”的企业,在唐山高新区还有很多。在唐山,机器人产业玩起了越来越多的新花样。
文案:徐倩
出镜:徐倩
拍摄:闫航
剪辑:杜宇昕
海报:杜宇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