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京津冀协同发展遇上产教融合,在一所职业技术学校里,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带着疑问,我们走进位于河北唐山曹妃甸的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在这个被誉为“京津冀产教融合样本”的校园里,160多个与企业生产同步的实训基地,刷新着人们对职业教育的传统认知。从中车唐山公司“搬来”动车实训装备,与智能装备制造企业共建机器人产业学院,和唐山高新区搭建机器人产业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这些“校企联动”“工学交替”的实践,让师生直面产业最前沿,完成着一次次从课堂到产线的跨越。
“职业教育离不开产业,产业更需要职业教育。”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校长张建军说,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必须做到校企“同频共振”。如今,这一理念成果已涌现于产业一线——近年来,该校持续向京津冀多家高新技术企业输送技术技能人才,其中还走出了全国劳动模范李子禹、全国技术能手张召星等杰出人才。
从百川共享工厂的飞行列检机器人,到中信重工开诚智能的消防机器人,唐山以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发展优势,厚植着产教融合发展的沃土;从产教融合中走出的“工匠力量”,也正为产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
策划:徐倩
文案:徐倩
摄像:侯嘉正 邢丁 杜宇昕
后期:徐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