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召开“十四五”高质量发展唐山答卷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唐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专场
来源: 长城网  闫航 侯嘉正
2025-11-26 15:31:01
分享:

新闻发布会现场。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侯嘉正 摄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记者 闫航 侯嘉正)11月24日下午,唐山市召开“十四五”高质量发展唐山答卷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唐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专场。发布会全程如下。

中共唐山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科一级主任科员常蕊。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侯嘉正 摄

  中共唐山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科一级主任科员 常蕊

  女士们、先生们,记者朋友们:

  大家好!欢迎出席唐山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

  今天我们继续举行“十四五”高质量发展唐山答卷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第八场。我们非常高兴邀请到唐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小龙先生,请他向大家介绍“十四五”时期唐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的发展成就。同时,我们还邀请到唐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马海波先生,唐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文礼先生,唐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邱建忠先生,他们将共同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首先,请王小龙先生作介绍,有请。

唐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小龙。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侯嘉正 摄

  唐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书记、局长 王小龙

  各位新闻媒体朋友们:

  大家好!很高兴向大家介绍“十四五”时期我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发展成效。借此机会,衷心感谢媒体和各位记者朋友长期以来对住建事业的关心、支持和帮助。

  五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市住建系统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聚焦城市能级提升,聚力百姓急难愁盼,聚心行业治理革新,书写了一份优异的住建答卷,多项工作跻身全国、全省前列,为唐山加快实现“三个努力建成”“三个走在前列”宏伟目标贡献了坚实的住建力量。

  一、城市发展提质增效,更新之路走出“唐山样板”

  我们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项目为牵引,一体化实施城市体检、城市更新,实现“体检发现问题——更新解决问题——体检评估效果”闭环管理。

  一是城市体检、城市更新,国家级试点双落地。2021年我市入选全国首批城市更新试点、全国城市体检样本城市“双试点”;2023年入选全国深化城市体检工作制度机制试点城市;2021—2025年,连续5年入选全国城市体检样本城市;2025年入选国家第二批中央财政支持城市更新行动城市。

  二是项目为王、投资为要,城市更新画卷全面铺开。坚持“先体检、后更新,无体检、不更新”,累计谋划实施城市更新项目2047个,总投资规模达5296亿元,已完工1272个。一批承载城市记忆、赋能未来发展的标杆项目拔地而起:开滦唐山矿、启新水泥厂、培仁历史文化街区实现省级街区“零”的突破;唐山花海、河头老街等10个项目入选省级更新示范案例。

  三是机制创新、经验频出,“唐山智慧”全国推广。探索形成的项目盈亏平衡、多元化融资、片区体检更新等12项创新做法获住建部全国推广;“民生体检促进城市精准更新”案例入选国家权威丛书;片区体检经验被纳入国家级工作指导手册。我市成功实现了从依赖贷款融资向多元资金筹措的转变,从传统地产开发向“城市更新+”可持续模式的转型。

  二、住房保障体系完善,安居梦想照进“千家万户”

  我们围绕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保障体系,持续加强市场调控,住房供需总量基本平衡,供应结构合理,满足了市民多层次住房需求。

  一是房地产市场稳中向好,发展新模式加速构建。面对市场波动,我们因城施策、精准调控,强化预售资金监管,规范经纪机构行为,牢牢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创新推出免中介费的“唐易居”掌上交易平台,深受群众欢迎;全力以赴打赢保交楼、保交房攻坚战,有力推动了近6.6万套房屋顺利交付,稳住了市场预期,维护了群众权益。

  二是住房保障网越织越密,托起百姓“安居梦”。五年来,建成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安置住房67699套;提供各类保障性住房46409套,发放租赁补贴5063户,有力解决了中低收入家庭和新市民、青年人住房困难。同时,完善政策体系,房票安置、配售型保障房等创新举措相继落地,为住房保障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制度支撑。

  三是老旧小区焕发新生,宜居品质大幅提升。五年间,完成投资约30.66亿元,让538个老旧小区、14.71万户居民的家园“旧貌换新颜”。改造内容从基础的水电气路暖,扩展到节能改造、海绵城市、充电设施、适老化配套等,祥富里、培仁里等项目荣获“河北省人居环境范例奖”,居民幸福感在家门口升级。

  三、建筑产业培优做强,绿色智慧勾勒“建造新篇”

  我们推动建筑业向绿色化、工业化、信息化转型,筑牢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的产业根基。

  一是优化建筑市场结构,绿色建造蔚然成风。全市有资质的建筑业企业达1288家,其中,特级企业5家、一级企业71家,建筑行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累计竣工绿色建筑4109万平方米,装配式建筑1159万平方米,规模位居全省前列。

  二是质量安全扬尘并重,标准化管理持续升级。坚持工程质量、安全、扬尘全过程同步监管,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创获省级、市级结构优质工程近500项,入选省级建筑施工安全文明标准化“云观摩”项目10个,2022—2024年连续被评选为市级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优秀典型单位,建筑工地标准化管理成效显著增强。

  三是创新消防审验机制,消防验收跑出“加速度”。实施“全过程监管+查验评定同步”消防验收模式,办理周期从15个工作日压缩至最短3个,效率领跑全省。圆满完成国家既有建筑消防审验试点,办结审验项目72项,完成情况位于全国前列,形成了可借鉴、可复制的工作经验。

  四、能源保供安全有序,民生服务彰显“唐山温度”

  我们持续提升城市运行保障能力,在供热、供气、清洁取暖等领域持续发力,全面增强了城市的安全性与宜居性。

  一是供热格局优化升级,温暖过冬更有保障。全市供热管网总长度达到7918公里,供热面积突破2.25亿平方米,进一步提高了城市扩容能力和供热承载力;完成多家热电厂技术改造和燃煤锅炉替代,热源结构更趋低碳;完成139座换热站智能化升级,供热监管实现五级联网,系统运行更高效稳定。

  二是供气安全提标扩面,守护万家“烟火气”。全市燃气管网总长超3.4万公里,服务居民用户312.8万户;强力推进液化气企业整合,实现“七统一”规范管理;完成城镇管道燃气用户加装安全装置165.34万户、瓶装液化气用户加装物联网报警装置68.7万户,改造老旧管网208公里,燃气安全基础得到实质性巩固。

  三是农村“双代”普惠民生,清洁取暖覆盖平原。“十四五”时期,完成农村“双代”改造28.7万户,累计达154.8万户,平原农村地区基本实现清洁取暖全覆盖。建立维保服务体系,为全市农村“双代”用户安排维保服务企业116家,设置服务网点159个,确保群众清洁安全温暖过冬。

  五、治理效能系统推进,家园品质焕发“时代新颜”

  我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持续完善城乡治理体系,全力优化人居与营商环境。

  一是物业管理提质扩面,红色引擎激发活力。成立市物业行业党委,全面修订《唐山市物业管理条例》,全市各县(市、区)全部成立了物业事务中心,初步搭建物业智慧监管服务平台,物业管理体制机制不断健全;累计加装电动自行车充电端口共24.4万个,更新住宅电梯560部,小区安全基础得到进一步巩固;建立维修资金“绿色通道”,高效解决了8000余户居民的房屋维修难题;连续开展“美好家园”“红色物业”创建,树立了一批服务标杆,通过质价不符等一系列行业排查整治,解决了3000余个群众投诉问题,物业服务水平明显提升。

  二是村镇建设统筹推进,人居环境系统治理。完成农房抗震改造4.66万户,排查整治农村危房3322户,推广装配式农房试点833户,农村房屋安全和品质“双提升”;建制镇生活污水治理完成全覆盖,农村生活垃圾实现日产日清,人居环境显著改善;新增历史建筑31处、国家传统村落4个,留住了乡愁记忆,丰富了文化底蕴。

  三是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法治住建深入人心。深化“放管服”改革,制定一系列优化营商环境措施,全面落实“双盲”评审、规范入企执法和“高效办成一件事”,取得了明显成效。先后获得“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先进集体”“河北省先进集体”“改革创新集体”等多项荣誉,展现了住建队伍的良好形象。

  回望“十四五”,我们步履铿锵,成果丰硕。展望“十五五”,唐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将实干担当、攻坚克难,把住建各项重点工作一件件抓出成效,努力为唐山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

  中共唐山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科一级主任科员 常蕊

  感谢王小龙先生的介绍。

  下面进入记者提问环节,请需要提问的记者朋友举手示意,并在叫到提问前通报所在媒体机构,然后提问,谢谢!

  唐山劳动日报:燃气安全是城市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也是市民关注的焦点,请问“十四五”期间,市局在燃气基础设施建设、用户端防护以及行业监管方面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能否详细介绍一下,谢谢。

唐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马海波。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侯嘉正 摄

  唐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 马海波

  感谢您的提问。

  燃气安全涉及千家万户,是城市生命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四五”期间,我局始终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原则,统筹推进燃气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是推进管网更新改造,筑牢城市“生命线”。

  老旧燃气管网是城市安全运行的“隐形炸弹”,我们针对使用年限超20年的铸铁管、镀锌钢管,以及存在泄漏、机械接口渗漏、严重腐蚀等问题的管网,实施“清单式”改造,“十四五”期间累计完成208.46公里老旧管网更新,彻底消除了一批运行风险点,为城市安全运行提供了坚实保障。

  二是强化用户端防护,科技赋能“安心用气”。

  终端用户用气安全是燃气管理的“最后一公里”,按照“应装尽装、能装尽装”原则,分步分类推进安全装置安装。针对管道燃气用户传统橡胶软管易老化、自闭阀缺失等问题,为165.34万户居民免费加装更换不锈钢波纹管、自闭阀;针对瓶装液化气用户使用场景分散、监管难度大的问题,为68.7万户液化气居民用户加装物联网燃气报警(切断)装置,实现泄漏的实时监测、自动报警和远程切断;为25.14万管道气居民用户加装物联网燃气报警(切断)装置,在加装不锈钢波纹管、自闭阀基础上为用户加装“双保险”;为中压燃气管网及相邻地下空间安装智能化监测设备3929台(套),实现泄漏的实时监控,还在持续推进中。

  三是深化监管执法创新,构建全链条“防护网”。

  我们坚持燃气安全常态化排查和专项攻坚行动、日常检查和专项督导、部门检查和联合执法相结合,先后组织开展了“百日攻坚”、关键共性问题集中整治、液化气违法违规问题整治等行动,对燃气企业及用气单位全面开展燃气安全排查整治,做到监管全覆盖、违法零容忍,隐患动态清除。同时,研究制定《入户检查指南》《安全宣传指南》,建立街道社区与燃气企业入户安检联动机制,组织开展终端用户“最后一公里”安全提升、到访不遇和问题三通专项整治等行动,切实提升用户端用气安全水平。

  谢谢!

  河北经济日报:城市老旧小区改造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在提升居民生活质量、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促进社会公平与和谐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请问“十四五”期间,我市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取得了哪些成效?

唐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文礼。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侯嘉正 摄

  唐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王文礼

  感谢您的提问。

  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是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重要工作。我市聚焦“为民、便民、安民”,连续多年把老旧小区改造列入民生工程,扎实推进改造工作,一体推进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建设,城市人居环境质量持续提升。“十四五”期间,全市共改造老旧小区538个,惠及居民14.71万户,改造面积1249.89万平方米,累计投资30.66亿元,其中,获得中央资金、省奖励资金7.28亿元,圆满完成了“十四五”工作目标。

  五年来,我市广泛征集居民改造需求,结合街道社区和物业管理单位的意见,组织专业设计团体,“一区一策”制定改造方案,系统性实施改造工程,实现从“硬件更新”到“生活提质”全面升级。在基础设施改造方面。重点改造水、电、气、暖等管线,实现雨污分流;翻新主路和便道,解决楼道堆物、通行困难等问题,打通消防通道;整治通讯架空线,修补、粉刷楼体,消除楼体安全隐患。共改造供水管网18.1万米、排水管网41.43万米、供电管网31.61万米、供热管网7.61万米;改造道路236.8万平方米;累计加装电动自行车充电端口共24.4万个。在完善配套设施方面。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大力推动建筑节能和海绵城市改造,因地制宜实施停车、无障碍、养老、托育、快递、运动健身、汽车充电等配套服务设施改造。为188个小区增加了墙体保温;增设停车位7969个、电动汽车充电桩384个;新增文化休闲、体育健身场地、公共绿地等13.67万平方米;新增卫生服务站、幼儿园、养老、托育、家政等社区服务设施20个。在构建长效管理机制方面。通过制度创新,逐步提升老旧小区物业管理水平,进一步维护改造成果,实现从“政府主导改造”到“居民自主治理”的转变。各县(市、区)已分别成立了国有物业公司,正在试点推进“兜底期——保育期——步入市场期”三期孵化模式,破解老旧小区管理难题,践行国有企业物业服务兜底保障,实现小区管理可持续发展。

  下一步,我市将坚决执行国家战略部署,继续抓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一方面,在完成“十四五”改造任务的基础上,持续深入推进此项工作,重点做好小区内老化管线改造和建筑物屋面、外墙、楼梯等公共部位维修,完善小区环境及配套设施,继续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另一方面,结合老旧小区改造,持续开展完整社区建设,因地制宜配建和提升社区“一老一小”公共服务设施以及停车、充电等市政配套设施,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谢谢!

  唐山广播电视台: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城市更新行动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关于城市更新,想问一下“十四五”期间唐山市做了哪些具体的工作?能不能详细介绍一下,谢谢。

唐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邱建忠。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侯嘉正

  唐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 邱建忠

  感谢您的提问。

  2021年我市入选全国首批城市更新试点以来,我市高度重视城市更新工作,加强顶层设计、城市体检先行、试点实施带动,紧紧围绕“向城市更新要品质魅力”的目标,科学规划、统筹推进、高效实施,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2025年6月,经财政部官网公示,我市成功入选全国第二批中央财政支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城市。

  第一,坚持体检先行,找准城市更新着力点。

  坚持“先体检、后更新”原则,以问题为导向,查找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以目标为导向,查找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短板弱项。将城市体检工作向群众身边延伸,实施住房、小区、街道、城区四个维度体检。市中心城区累计采集四个维度数据9.1万条、照片8.7万张,社会满意度数据11.6万条,公众参与提案4.1万条,入户访谈1.69万份。这些数据,有力支撑了城市更新项目谋划工作。

  第二,坚持科学统筹,推动项目落地实施。

  五年来,实施城中村改造项目49个、安置住房6.77万套,累计改造老旧小区538个、涉及14.71万户,改造各类地下管网592.46公里,改善了人居环境,增强了城市韧性;以片区系统化推进为抓手,以功能性改造为重点,植入产业业态,探索建立以文化、公园、基础设施为导向的“城市更新+”实施模式,打造了开滦国家矿山公园、河头老街、唐山宴、大城山公园“运动之山”等10个河北省城市更新示范案例,提升了城市功能品质,改观了人民生活环境。

  第三,坚持机制创新,建立可持续城市更新模式。

  结合更新项目审批、实施、运营等瓶颈问题,提出简化审批流程、片区体检推进更新工作、探索项目盈亏平衡等12项创新做法在全国推广;编制市中心城区城市更新专项规划,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为统领,将体检问题和政府重点任务相结合,构建“专项规划——片区策划——项目实施方案”的规划传导体系,确保更新资源精准配置、更新目标精准落地;建立“划定范围——体检评估——发现问题——征询民意——确立目标——落实项目——成效评估”闭环工作机制,助力体检更新一体化实施。

  “十五五”期间,我市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城市更新为重要抓手,扎实推进城市体检城市更新一体化实施,全力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城市,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谢谢!

  中共唐山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科一级主任科员 常蕊

  好,记者提问就到这里。

  感谢各位记者朋友的参与,感谢嘉宾的翔实发布和答问。如果大家还需要采访或核实有关情况,请与唐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办公室联系。

  本场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关键词
住房,唐山市,城市更新,城乡建设,新闻发布会
责任编辑:侯嘉正
TOP